嚎啕大哭數小時的小寶寶、會咬人和打人的幼兒、吃飯習慣不好的小孩、叫人受不了的幼稚園小孩、會肚子痛的小學生……這些都是父母眼中的「問題孩子」。所有父母都一致認為:「我們想像中的小孩不是這樣!」

你可曾思考過,自己對孩子的發展到底有什麼想法?父母的願望與孩子實際學到的規矩,有時候天差地遠。任何年齡的孩子,從小寶寶到學齡兒童都有這種情形。

適用於嬰兒的規矩

做法一:孩子認為「我要什麼就有什麼」

* 「當我哭鬧時,要有人陪。」

* 「只有被抱著到處走,我才會入睡。」

* 「想要吃東西時,不管白天和夜裡隨時都有得吃。」

* 「當我拒絕用湯匙時,每次都可以喝到母奶。」

* 「當我在娃娃車裡哭鬧時,最遲五分鐘要把我抱起來。」

你的孩子學到的是這一類的關連性嗎?如果是的話,那麼他學到的規矩就是:「我要什麼就有什麼,爸爸媽媽沒有自己的需求。」

做法二:孩子認為「我的需求完全不重要」

* 「不管我餓不餓,都得把整瓶牛奶喝完。」

* 「雖然我只能睡十小時,但每晚必須躺在床上十二小時。」

* 「每次吃完飯就立刻被放在一旁,沒人理我。」

你的孩子在這裡學到的,和上面列舉的規矩完全相反:「爸爸媽媽要什麼就做什麼,我自己的需求不會受到重視。」

這兩種規矩都有明顯的缺點,但是我們還有第三種做法。

* 「媽媽決定何時給我吃,以及吃什麼,我可以決定要不要吃,以及吃多少。」 

* 「當我吃飽、開心滿足時,媽媽特別愛跟我玩,而且玩得很盡興。」

* 「當我哭鬧時,會得到我需要的一切。但如果我繼續哭鬧,爸媽就少注意我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* 「爸媽一天當中會好好陪我玩好幾回。但是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時,我得自己玩一下,即使我不喜歡。」

* 「家裡幾乎所有東西我都可以去探索,但有幾樣東西絕對不准碰。」

你的孩子學到的是這類的關連性嗎?如果是,那麼他同時也學到:「從爸媽那兒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,但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。爸媽會注意我的需求,不過有時候他們就是比較清楚怎麼做對我比較好。」

兩歲和三歲的幼兒

做法一:孩子認為「我來做決定!」

* 「從別的小孩手裡搶來的東西,我可以留下來。」

* 「如果我不吃這樣食物的話,媽媽會煮別的東西給我吃。」

* 「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鬧的話,就能立刻實現我的願望。」

* 「我記得什麼時候該上廁所。如果我拒絕去,媽媽會幫我清理乾淨並為我包上新的尿布。」

這些規矩都是出自同樣的條件:「我要什麼就有什麼,別人怎麼樣不重要。」

做法二:孩子認為「爸爸媽媽嚴格的全權決定一切」

* 「如果我搶走別的小孩的東西,會被打屁股。」

* 「必須坐在馬桶上,直到上完廁所為止。」

* 「如果不吃午餐,會被強迫餵食。」

* 「如果生氣坐在地上耍賴,會挨罵挨打。」

這裡和前面提到的規矩相反,只有父母有權決定一切,他們不體諒孩子的感受。若孩子須輪流面對這兩種規矩,會搞糊塗。

家長可以選擇第三種做法來取代前面提到的規矩,如此孩子會學習到自我負責的態度:

* 「如果我從別的孩子手中搶走東西,媽媽會從我這兒把東西拿走並且還給他。」 

* 「如果我不吃午餐,就得等到下一餐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* 「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鬧,媽媽立刻走出房間。」

* 「我現在不再包尿布了,即使我常常『大』在褲子上。」

如果你帶孩子去上學,學校或許也有這類規矩:

* 「玩遊戲時,我可以選擇要不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。」

* 「共進早餐時,大家都坐在桌邊。吃完可以站起來,但是不准手裡拿著食物亂跑。」

四到六歲的幼稚園學童

做法一:孩子認為「我說了算」

* 「如果早上我不肯穿衣服,媽媽會幫我穿。」

* 「如果早上我拖拖拉拉或胡鬧,就不必去幼稚園。」

* 「如果我拒絕收拾,媽媽會做。」

這樣孩子學到的是如何實現他的要求,不必顧慮他人。但另一種極端也是有可能的,例如以下做法。

做法二:孩子認為「根本沒有我說話的餘地」

* 「如果我不自己穿衣服或者拖拖拉拉,就會被臭罵一頓或得到嚴厲的懲罰。」

孩子覺得自己任憑父母擺布。有些父母會在這兩種極端之間擺蕩,可想見,態度搖擺不定,無法為孩子帶來好的影響。

有第三種方式,可以取代前面不太有效的做法:

*「即使我衣服還沒穿好,媽媽還是準時送我去幼稚園。」 

*「如果我哭鬧得令媽媽很煩,她就走出去。」

*「我的玩具必須自己整理。」

孩子在幼稚園裡,還會學到更多類似的規矩:

*「所有孩子都乖乖上廁所(大號)。」

*「吃完早餐,把自己的盤子收好、洗乾淨。」

*「所有孩子一起整理,整理好以後才去外面玩。」

只有孩子在家裡和在幼稚園都確實遵守,才能學好這些規矩。


from 親子天下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