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~6歲的孩子有好奇心的苗,如果太強制要求標準答案,就把苗壓下來了。親師帶孩子學習,就像搭一座鷹架,讓孩子順著引導往前走,成就感若得到滿足,他就會不斷去學習。

 

「跟孩子一起工作的樂趣,在於十個孩子有十種不同的想法,去追溯這些想法源頭的過程裡,你自然會提醒自己,永遠記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,把心和眼界打開,」從心理學的認知發展領域轉而致力於幼兒教育改革,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幸曼玲始終感謝孩子們,讓她仍鮮活的感受到生命的可愛。 教育部在民國七十六年公布「幼稚園課程標準」,可算是國內幼兒教育的起步階段。這二十幾年來,幸曼玲觀察到幼教界蓬勃的發展,台灣幼教領域的師資培育與評鑑制度,近年來更成為亞洲各國(包括日本與新加坡)效法的目標,「但至今我們的幼稚園和托兒所,卻還在使用七十六年的舊課綱,明顯跟不上時代需求。」 為此,民國九十五年教育部國教司委託幼教領域專家,組成「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研編小組」,從幼兒的成長需求出發,重新規劃學習藍圖。負責規劃總綱領域的幸曼玲指出,幼兒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呵護孩子好奇心的苗,保留他們好問、愛探險的特質。面對新課綱,幸曼玲建議家長,多幫助孩子擴展各種經驗,做他們的好朋友,就是最好的幫助。

 

按照新的課綱精神,幼兒教育不是國小教育的準備教育,不需要全部以國小教育的內容為核心。二~六歲這個階段的幼兒有他們獨特的任務需要被啟動,有獨特的需要要被關注。幼兒教育有其主體性,可是我們也重視跟國小的銜接。國小教育是正式的義務教育,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跟技能,所以一般人的觀念覺得,上學就要學東西、學知識,學具體的東西。比如說寫字、看書、算術、自然科學等。受了國小教育的影響,多數人大概以為進學校就是要學這些,但是忽略了幼兒教育和國小教育的不同。

 

二~六歲:踏出家庭大挑戰

 

幼兒教育這個階段,在「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」中關注的是二~六歲的幼兒。也就是說我們要先確定二~六歲的孩子要的東西是什麼。對這個階段的小孩而言,最重要的學習是像「從家庭到學校」環境上轉換的適應,要學的是如何跟不同的人相處。

 

許多剛進學校兩歲的幼兒,第一個經驗是哭得半死,因為到了陌生的環境,他們很害怕。等到情緒穩定後,才學著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工作、遊玩,協商怎樣分享玩具等。 常常可以看到兩歲剛進幼兒園的孩子其實愣愣的,但是他都在觀察。要去適應新的感覺需要有一個健全的身心,才會有勇氣去面對外面的世界。這是兩歲很重要的學習。

 

等到三歲比較熟悉群體生活後,他開始很容易跟人家玩在一起,社會性開始比較明顯。此時更重要的是發展語文能力,怎樣用完整的句子跟人家表達自己的想法,然後跟人家溝通自己想要的,聽懂別人要的東西是什麼。每個年齡的認知會愈來愈豐富。

 

新的課綱比較關注這個年齡層的孩子要學的東西是什麼。這些東西可能不同於家長過去經驗,做一些和小學教育比較接近、關於知識的學習;幼兒園階段,我們要學的東西應該先從心理層面開始著手。 

 

幼兒該有的六大關鍵能力

 

新的課綱關注幼兒的身體動作、社會、情緒、語文、美感與認知六大領域的成長。 身體動作方面,學習怎麼樣去控制大肌肉、小肌肉,學會穩定和平衡。 社會性是學習跟人家相處,怎樣去幫助別人、去覺察別人的需要、遵守社會規範。 情緒方面是學習如何面對跟人相處時可能產生的情緒挫折。比如小朋友都喜歡競爭的遊戲,但是都怕輸,贏的人很得意,輸的人就很生氣。我們應該要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把情緒拉出來看,分析贏和輸感覺怎麼樣?為什麼會不高興?

語文能力一方面是學習用語文表達溝通,一方面是要去面對環境中出現的文本。比如說看到牆上貼一張圖畫書的海報,就是一種文本。那上面寫「愛吃青菜的鱷魚」,小朋友開始去觀察,老師引導說這是「鱷魚」。透過經常接觸,他其實也在學認字。

 

美感是藝術領域,任何的藝術創作都是一種文化的展現,對孩子來講就是面對這個社會文化的接收跟回應。剛剛說「愛吃青菜的鱷魚」,海報上鱷魚為什麼長那個樣子,我們去欣賞一下,鱷魚嘴巴張這麼大,為什麼他戴圍巾,圍巾是哪個顏色,這些都是文化的接收。接受刺激創作後不是直接把作品帶回家,而是大家進一步相互分享感覺怎麼樣。認知的部分,我們著重在「科學性思考」跟「數學」上面。科學認知是著重觀察、整理資料,然後在心裡形成假設、修正假設,最後去解決問題的歷程。

 

不必急著學數學和英文

 

對家長來講,學數學和英文很具體,這些東西會跟未來的學業成就有關係,家長當然關心。可是我們更需要關注「人」本身的發展,尤其是健全人格的發展。小朋友本質是如何,當他要從幼兒變成一個人,有各方面能力要培養,這些能力是隱而未見的,卻也是在我們大人經驗裡比較容易被忽略的。我們希望凸顯這個概念:學具體的東西不是問題,因為他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學,不急著在幼稚園的階段學。

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培養他跟外在環境互動的熱情,他願意去探索,喜歡跟人互動,對周遭環境有興趣。有些家長會說,這些東西我的小朋友天生就有,不需要培養。小孩子生下就喜歡問問題沒錯。可是我們如果給他沉重的負擔,太早給他這些知識,如果知識對他沒有意義的話,很容易因噎廢食。然後他可能就此喪失了觀察周遭環境的興趣,喪失了進一步學習的熱情。

教太多反而限制學習能力

舊課綱是一九八七年、幼兒教育剛起步的時候頒布。那時許多人認為應該早一點讓孩子學小學的東西,對幼兒教育的理念並沒有那麼健全。那時候幼兒園的教室空間很小,也就是傳統的「排排坐、吃果果」,很制式化的發展。

幼兒教育將近三十年來的發展,因為私人經營者的加入變得非常蓬勃,幼教因而發展出多元的模式,同時也觀察到怎樣做對孩子的學習是最好的。其實就是給孩子機會,因為孩子的能力是無限的。

老師有沒有規劃適當的情境,有沒有給那這個機會,現在多數狀況還是處處限制著。因為當你不斷的教孩子,孩子就跟著你;小朋友有能力跟著你,可是他自己學習的能力卻因缺乏挑戰而被限制住。

老師最重要的能力在於,有沒有辦法去看到孩子的可能性,然後再給他更進一步適當的引導力量,讓他有表現的機會。在現有的能力之上再給孩子增加一點點的要求,他就會往上走。這學習的過程就像搭一座鷹架,讓孩子順著引導往前走,成就感得到滿足的話,他就會不斷的去學習。

我們希望幼兒擁有這種學習的模式。這樣,終身學習的動力就會一直持續著。而不是被動接受很多資訊。孩子回家看電視就是被動接收資訊,這樣慢慢變得很少主動探索,很少解決問題。生命力找不到得以展現的舞台。

家長其實不是很清楚教保人員的專業在哪裡,照顧小孩嘛,好像不需要什麼專業。對家長來講,安全當然是最重要,然後對孩子態度親切、照顧生活起居也是基本要件。家長有時候不見得是不願意選擇好的園所,而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更好的。好的教保人員有能力跟家長溝通,告訴家長孩子真正的需求何在。如果家長要老師能夠看到孩子的能力在哪裡,提供什麼樣適當的鷹架讓他可以更往前進,就必須選擇有更多專業和判斷力的幼兒園老師。

二~六歲最重要的就是快樂

現在公私立的幼兒園比例大約三比七,大部分私立幼兒園會依照父母要求,也就是說其實是父母在影響老師,因此多數幼兒園會用幼教社的教材引導學習。許多家長甚至希望幼兒教育也跟小學一樣有統一的課本。幼教社編輯的教材不是不用心,可是要學習的東西放在平面的簿本上,小朋友又不認識字,只能跟著老師的指令,「來!大家算一下這邊有幾顆蘋果」,然後連連看,對孩子來講只是聽懂指令做動作而已,沒有真正的學習。

當老師說「數圈圈」,他可能會想圈圈裡面的正方形是什麼,腦中還在想,老師就一直叫他專心數,如果他不做,老師就會來說「為什麼你不聽話?你不乖,你在做什麼?」容易把他原來很靈敏的觀察判斷能力統統關掉。

我們滿怕「不要輸在起跑點」這句話,因為家長看了就擔心,擔心的面向卻是他們會不會英語、注音符號等具體的學科能力,我們期望家長能更了解幼兒真正的發展需求,然後幫他們選擇合宜的幼兒園。如果大多數家長的觀念可以改變,是有能力影響幼兒園的走向。

很多家長可以慢慢接受,幼兒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快樂、探索和增加生活經驗。不要這麼早就要求他們寫字、學英文,這些東西早教早學並不見得好,反而會提早讓他的胃口變壞。能夠幫孩子學習的東西,是對他有意義的東西,其實就是他生活周遭的事情。像我因為參與課綱實驗計畫,經常去花蓮的幼兒園,我們發現「火車」這件事情對花蓮的孩子,跟對台北的孩子意義完全不一樣。

花蓮孩子很小就知道莒光號、自強號,他們也能夠辨認一些火車標誌,甚至可以讀懂一張火車票根。因為他們會主動去學生活中的東西,這張是從哪裡坐到哪裡,幾號車廂,幾點出發幾點到,他們都會去研讀訊息。可是對台北孩子來說,也許到了國中都不知道火車有時刻表,因為他的生活經驗只有捷運。這差異其實蠻大的。可是我們的重點不在說誰知道火車的標誌是什麼,自強號長什麼樣子,而是說他會去主動關心生活周遭的事情,在腦袋裡面形成意念。

我們希望教材能取自生活經驗,從生活中引導孩子的能力,比如說讀符號的能力,或者找到標誌、知道自己方向,判斷哪裡是逃生口這些能力。你去搭火車要排隊,買票要排隊,排隊的時候告訴孩子,為什麼要排隊,有什麼好處。教保人員跟著孩子的生活經驗走,就能找到適合教材。

家長要呵護幼兒的好奇心 現在研擬的這套課綱主要理論基礎是根據社會建構論。社會建構講的是人的主體性,小孩以過去經驗為基礎,跟人也跟環境互動,整合之後重新產出自己的想法。

認知科學發展後,比較強調孩子的腦袋經驗整合起來的能力,環境提供哪些刺激幫助整合。其實,家長只要提供孩子多方的經驗就夠了。幼稚園的孩子有好奇心的小苗,好問、愛探險,如果太強制要求標準答案,強制要學什麼東西,就把苗壓下來了。希望家長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好奇的苗可以長大、長得壯,變成他自己,接納孩子的想法,接納他們的探索方式。多跟孩子聊天,當孩子的好朋友。 家長提供多元經驗,培養閱讀的習慣,生活中可體驗多樣的自然和人文環境。

家長不需要給自己太多壓力,喜歡自然探索的家長就帶孩子去大自然,不見得勉強孩子一定要去美術館或博物館。當然家長本身也要有熱情。希望家長為孩子安排有穩定性的生活節奏,在有限條件下儘可能提供經驗,我覺得就夠了。

from 親子天下雜誌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